新闻资讯
时间: 2025-06-19 07:28:04 | 作者: 常见问答
答:中央政治局于2012年12月4日审议通过,核心目标是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,反对、官僚主义,厉行勤俭节约,规范公务行为。
(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拓展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,2025年将开展全党学习教育)
答:适用于中央政治局全体,并延伸至各级党政机关、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党员干部。各级人大、政协、军队、人民团体机关的党员干部参照执行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三章第十条)。
答:中央到地方调研,中央和国家机关陪同人员不超过5人,地方陪同不超过3人;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陪同人员不超过2人,地方仅1位负责人陪同(《细则》第二章第五条)。
答:严禁临时突击装修、增设展板等迎检工程,汇报工作须讲真话、报实情(《细则》第一章第一条明确禁止迎检)。
答:各部门全国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,参会人数不超过300人,时间不超过2天,不可以要求省级主要领导出席(《细则》第六章第六条明确会议规模限制)。
(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的重大专项工作会议可适当调整规模”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六章第八条)
答:严禁提高食宿标准、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,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、不制作背景板(《细则》第八章第八条明确经费使用限制)。
答:无实质内容或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;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,不得提请以党中央、国务院名义发文(《细则》第九章第三条)。
答:各部门报送党中央、国务院的简报仅保留1种,内设机构不得以独立名义报送简报(《细则》第九章第九条明确简报报送要求)。
专项工作简报需经党中央办公厅或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后报送”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九章第五条)
答:每人每年出访不超过1次,时间不超过10天。中央每次出访不超过4国,其他委员不超过3国(《细则》第十一章第三条)。
出席联合国会议或多边国际机制活动可适当增加国别,需报党中央批准”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十一章第六条)
答:中央出访可安排专机,其他委员原则上乘坐民航班机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十三章第二条)
答:减少交通管制,正常的情况下不得封路、非必要不清场、不闭馆,不得影响正常生产经营(《细则》四章第四条)。
重大外事活动或特殊安全需要封路的,需提前报省级党委批准。”(依据《细则》第四章第六条)
答:根据工作需要、新闻价值决定是不是报道,一般性会议不作报道,压缩字数及时长。
报道字数原则上不超过800字,电视新闻不超过2分钟。”(依据《细则》第十六章第九条)
答:中央考察调研报道字数不超过1000字,电视新闻不超过3分钟,不刊发侧记(《细则》第十八章第三条)。
(涉及脱贫攻坚、重大民生等主题的调研,经中央宣传部批准可适当延长报道篇幅。)
答:除中央统一安排外,不得以个人名义发贺信、贺电,确需发表的需报党中央审批。(依据《八项规定》第七条补充解释)
答:不得安排迎送、铺设地毯、摆放花草、组织文艺表演、赠送纪念品或土特产(《细则》三章第二条)。
公务用餐人均费用不允许超出当地日常餐标150%,不得提供酒水。”(依据《细则》第三章第十条)
答: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执行情况,审计部门审查经费使用,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依纪处理(《细则》二十七章)。
对群众实名举报的违规问题,需在30个工作日内反馈核查结果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二十七章第四条)
次年1月15日前完成报送,逾期需书面说明原因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二十六章第三条)
答:应急阶段报道不超过1000字,转入常态后综合报道;伤亡人数等关键信息需经应急管理部审核后实时更新(《细则》第二十二章第五条、第八条)。
答:从常委职务退下仍任国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,按原标准执行(《细则》第二十四章第二条)。
全国人大、国务院、全国政协、等正职领导职务。”(依据《细则》第二十四章解释条款)
涉及国家安全、经济数据等敏感内容的批示,不得公开提及。(依据《保密法》第三十二条)
答: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定期督查并通报,各级党委需制定具体落实办法。
各级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,督查结果纳入政绩考核。(依据《细则》第二十五章第二条)
答:本细则发布后,旧规中不一致条款自动废止;2025年底前已批准事项可按原规定执行至期满(《细则》第三十章第一条)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美媒:以伊冲突持续,多名美国官员暗示“接下来24至48小时将是关键时刻”
炸锅!沪上小区每月1800元停车费,竟达周边三倍!神操作,更让业主胸闷→
外媒:伊朗在以色列情报机构眼中早已无秘密可言,他们清楚危机时刻伊朗政权高层会藏身何处,不到5天就已几乎瓦解伊朗整个军方领导层